美人鱼现身南沙群岛!濒危儒艮惊现永暑礁海域

南沙群岛惊现”美人鱼”身影

你听说过美人鱼吗?不是童话故事里的那种,而是诚实存在于海洋中的”美人鱼”!就在今年7月,我国南沙群岛永暑礁海域惊现这种神秘生物的踪迹。科研人员通过持续观测确认,这可不是什么传说,而是极度濒危的民族一级保护动物——儒艮。

这种体长可达3米的海洋哺乳动物,由于雌性怀抱幼崽哺乳的姿态酷似传说中的美人鱼而得名。谁能想到,在南海深处,竟然真的藏着这样的”海洋精灵”?更令人惊喜的是,这是近30年来我国南沙群岛及南海中部海域首次有科学影像佐证的儒艮活体记录!

科研人员记录珍贵影像

“7月8日那天,巡视人员首次在海岛西南方海域发现浮在海面换气的’大鱼’。”永暑礁驻岛环保部门的职业人员回忆道。在随后的一个月里,这只神秘的”大鱼”多次现身,8月2日至3日,科研人员更是成功拍摄到了它的清晰影像。

经过中国科学院海洋动物专家鉴定,确认这只”大鱼”正是被宣布在中国大陆沿海功能性灭绝的儒艮。这可把科研人员高兴坏了!要知道,儒艮可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哺乳动物其中一个,在全球天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

“此次发现填补了该海域的物种分布空白。”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秦耿研究员兴奋地表示。儒艮的出现不仅是个惊喜,更为研究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物种迁徙提供了宝贵线索。

儒艮为何独游南沙?

有趣的是,儒艮通常喜欢成群活动,常以2至3头的家族群形式出现。但这次出现在南沙群岛永暑礁海域的却是一只”孤独的旅行者”。它为什么会单独”流浪”到这里?这个难题让科研人员充满好奇。

“我们还需要持续监测研究。”专家表示,这只儒艮的出现可能预示着南沙群岛海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毕竟,儒艮对栖息地要求极高,它们依赖健壮的海草床生态体系生存。这次发现,与之前永暑礁附近发现的绿海龟、玳瑁一起,共同证明了该海域生态体系的独特价格。

宋星宇研究员指出:”儒艮的出现标志着海草床生态体系的完整性。”这三种濒危海洋生物相继现身南沙群岛,无疑是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职业最好的肯定。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在南沙群岛看到更多”美人鱼”的身影?这真让人期待!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